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农民日报记者 刘云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这句家喻户晓的闽南俗语,成为不久前顺利调解一起村民赡养纠纷的关键。“有果子吃是因为有树在。做儿女的,也要懂得感恩父母。”军营村党支部书记高泉伟告诉记者,如今在村中,边泡茶、边用闽南话“讲古”,成了村中调解矛盾纠纷的特殊法宝。
在八闽之地,多元解纷的特色做法不止于此。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在此生根、交融,悠久的对外开放历史推动着诸多侨乡诞生与发展,老区、苏区足迹又为这里增添一份红色底蕴……不同的土地上有各具特色的乡土人情,在此之中,基层的多元解纷之道也不乏各具特色的八闽“风味”。日前,记者跟随司法部、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2024法治乡村基层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福建,探访这里的基层多元解纷之道。
厝边泡茶 用乡音化事
高山云雾、茶园梯田、错落古厝,是游客们对军营村的初印象。1986年和1997年,先后担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和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曾两次到军营村访贫问苦,如今,作为厦门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军营村凭借高山茶种植和乡村旅游过上了好日子,但山高路远,仍是村里定分止争的掣肘。
高泉伟告诉记者,村子坐落在近千米海拔的高山上,且距离同安城区三十几公里,村民遇到矛盾、想到司法所申请调解,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了给边远山村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便利,2019年,同安区司法局、同安区人民法院、同安区莲花镇人民政府在军营村探索设立“高山议理堂”,辐射周边9个高山村,为村民提供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法律服务。
军营村的“高山议理堂”设在一处古厝大院内,院内摆放着木质茶桌、茶具,墙上张贴着闽南传统典故、家风家训等。“现在有矛盾,就来这里坐下先呷杯茶。”军营村委会副主任、调解员高建设说。
军营村“高山议理堂”墙上的闽南俗语。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云 摄
坐在茶桌前,高建设回忆起一件2022年亲身参与调解的案例。当时,为了打造乡村旅游景区,村里新栽了一批树,其中,一棵香樟树正对着75岁的郭阿婆家院门。郭阿婆认为,这树会破坏自家风水,但栽树的工人来自外包公司,不会讲闽南话,普通话说不好的郭阿婆与之争论几次,仍讲不清道理。见沟通无果,心生不满的郭阿婆开始用锯子每天锯掉一些香樟树皮,一个月后,树便逐渐枯死了。负责栽树的公司找到村“两委”说明情况,要求郭阿婆赔偿枯死树木相应款项,但郭阿婆却仍在气头上:“这是我家门口的地方,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做不通老人的工作,高建设便联系到郭阿婆在城里工作的儿子并说明情况,最终,郭阿婆在儿子劝导下,同意与村“两委”、调解员面对面沟通。“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嘛,阿婆!”在议理堂的茶桌前,高建设边倒茶、边劝说道,“种下这些树,是为了村里发展考虑,为后辈造福的好事。”几番呷茶的工夫,阿婆的话头也逐渐软了下来,最终,郭阿婆承认了错误,并主动赔偿了相应款项。
“我们鼓励村民到议理堂说事论理,由村民代表评议,司法人员释法,镇街干部讲政策,在泡茶聊天中把矛盾说开来、化解掉。”厦门市司法局工作人员表示,如今,除了用乡音议理调解,“议理堂”还开通了在线调解功能,司法所工作人员、法院特邀调解员、法官助理等均可通过“议理堂”远程平台进行工作,化解山村矛盾纠纷。据统计,自“高山议理堂”设立以来,已就地化解附近村各类矛盾纠纷179起。
军营村“高山议理堂”中,同安区人民法院、莲花镇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正在为村民远程调解矛盾解纷、普法。受访者供图
理法并举 护侨乡和谐
走进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营前街道长安村,静谧整洁的巷道穿村而过,道路两侧的法治漫画、法治景观石引人驻足。长安村全村人口约1300人,另有旅居美国等地的侨胞千余人,是长乐区著名侨乡之一。
2023年5月的一天,长期居住在海外的村民林某回村修缮自家房屋时,发现邻居家种植的一棵龙眼树枝杈跨进了自家院子,掉落的树叶还把排水沟堵上了。林某联系不上邻居,便将龙眼树的枝杈砍了下来。“你砍掉树枝,也没经过我同意呀!”邻居回家后,和林某吵了起来,并要求其赔偿相应款项。
今年66岁的林书铭是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和“调解能手户”,与林某自儿时起便相识。林某在海外居住期间,林书铭仍与他保持着联络,逢年过节也会发信息互相问候。得知老相识回村发生了争执,林书铭便赶到现场说和。“老林,你看看,邻居的树枝伸到你家院子,堵了你家的排水沟,你好好去摆事实讲道理,本来也算是占理的一方,但你把人家的树枝一砍,这不就没理了吗?”一转头,林书铭又劝起林某邻居来:“你看被砍掉的这根树杈,其实是一个小枝丫,本来结的果也不多,果子质量也不好,没有太多实际损失的嘛!都是邻居,咱们互相体谅体谅。”
在林书铭等调解员一同努力下,因龙眼树引起的纷争最终平息,老林认了错,邻居也不再要求赔钱。“虽然村里很多侨胞常年在海外生活,但只要回到村里,总有老相识、同宗亲的,这些人是调解涉侨等矛盾纠纷的重要力量。”长安村党支部副书记林木春介绍,村里目前有5户挂牌“调解能手户”,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基本是村里年龄较大、有威望的老人。面对村里的家长里短、涉侨纠纷,“调解能手户”们的话有分量,能见效。
“调解矛盾纠纷,光靠情理还不够,有法律依据,心里才有些底。”林木春说。近年来,林木春自己学习民法典、土地承包法、耕地保护法等,当上了村里的“法律明白人”。与此同时,在全省“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推广下,2016年起,经当地司法行政部门推荐,律师沈荔融开始担任长安村法律顾问,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
前几年,村里发生了一起涉侨土地纠纷:村里的林某安与林某壘两家原本是要好的邻居,1990年前后,林某壘一家赴海外工作、定居,并以口头形式将自家承包地托付给林某安代管。2016年,从海外返乡创业的林某壘想要回承包地,林某安却不同意:“当年你父亲都说把这地送给我,多年打理这片地可耗费了不少成本,而且地里现在还种着我的果树呢。”
见双方争执不下,林木春首先找到村里的法律顾问咨询。“承包地需要依照书面承包合同才能界定权属,当年的口头约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沈荔融表示,“但林某安多年打理耕地,也确实付出不少劳动成本,建议通过协商调解,酌情向其给付相应补偿款项。”经过几轮调解后,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由林某壘补偿林某安果树折价款等,林某安归还承包地。
“侨胞在带动家乡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涉侨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诸多挑战。在这片土地上,本土调解方法需要不断因地制宜,融合更多侨乡元素。”福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元力量 赋红土新韵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福建省龙岩市古田镇新时代红古田“枫桥经验”实践站暨“蒲公英”公益普法驿站响起。原来,龙岩市古田旅游景区接到一名游客投诉称,廖某未经同意擅自对其拍摄“留念照”,还要收取20元照片费用。古田景区接到投诉并经调查核实情况后,便联系红古田“枫桥经验”实践站的工作人员求助。
古田镇是著名的红色圣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每年接待全国游客上千万人次。2019年,为了调解古田景区内涉旅纠纷、宣传旅游法律法规和政策,古田司法所会同其他相关单位共同在景区内设立了新时代红古田“枫桥经验”实践站。
廖某是龙岩市古田镇五龙村村民,多年来一直通过在景区周边为过往游客拍照,赚取日常生活费用。一次,廖某因拍照与游客产生冲突,红古田“枫桥经验”实践站的值班人员迅速赶到景区,在现场用客家话给廖某讲道理,表示未经同意给游客拍照的行为属于侵犯肖像权,应依法对照片进行删除处理。历经几个小时,廖某最终赔礼道歉,并删除照片。
红古田“枫桥经验”实践站工作人员调解矛盾纠纷现场。受访者供图
“维护古田革命老区的形象,不仅是景区工作人员的职责。像廖某这样的本地村民,也应该有主人翁意识,在平时的从业过程中应该知法懂法。”当地一名政法干部告诉记者。化解纠纷后,当地司法所会同其他政法单位工作人员找到景区负责人,建议为景区内部从业人员制定一套从业规范,按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文明服务意识。
在古田会议会址景区的服务驿站、古田镇周边各村的服务大厅里,时常能看到身穿“红土法治先锋队”“红古田·蒲公英”马甲的普法志愿者。据了解,这些志愿者由法律职业从业者或德高望重的村民及掌握法律知识的人员志愿构成。如今,无论是景区涉旅纠纷,还是周边村里的毛竹买卖、山林土地纠纷等,都有志愿者参与其中,共同普法析理。“红色是龙岩最鲜明的底色。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闽西苏区孕育了红色法治,如今换我们接力,继续传播红色法治文化、打造特色调解品牌,护航闽西革命老区发展建设。”古田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