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 艳
□ 法治日报通讯员 傅永新
现代工业与青山碧水交相辉映,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全国第一,2022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个因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工作成效突出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地方,荣获2021年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2022年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等荣誉……这里是广西柳州市,又被称为“龙城”。
“近年来,柳州市围绕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的发展定位,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以法治智慧和法治力量助力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良法善治成为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柳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家达如是说。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百年工业发展,使柳州成为西南工业基地的“老大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柳州市曾因工业体量大、污染排放高饱受污染之伤,如何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成为柳州市面临的时代课题。
柳州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老路子,走出“既要工业强市,又要碧水蓝天”的新路子,先后出台《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柳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污染治理与城市发展战略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通过搬迁改造一批、转型升级一批、引进实施一批的“5 5”产业发展布局,创造出高质量发展的“柳州模式”。
2021年10月28日,在联合国组织的第二届区域凯发官方的合作伙伴论坛上,柳州市作为中国工业城市向环境友好型城市转型的成功案例,“柳州经验”走向世界。柳州之变,群众交口称赞,称之为“柳州惊奇”。
如今,“一湾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成为柳州市的真实写照。近30万株紫荆花开遍柳州市街头巷尾,诉说着由“酸雨之都”蝶变“紫荆花城”的故事。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1年11月12日,“广西唯一!柳州加入中欧区域合作‘朋友圈’”的消息刷爆柳州本地市民的朋友圈。作为广西唯一纳入中欧区域合作中方案例城市,柳州参与到更高平台、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中欧国际城镇合作中。
围绕打造“全区标杆、西部领先、国内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柳州市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企业需要解决的堵点难点问题,深化改革,交出一份又一份亮眼成绩单。
全市推进“一窗通办”,申请人等待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整合企业登记环节,与银行、社保、医保、公积金缴存联办,打造“15分钟服务圈”。
柳州市倾力打造的“龙城市民云”app,注册用户累计超过196.2万人,推出便民服务事项457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以上。
不仅如此,柳州市获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域第二批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城市,为广西实施知识产权信用监管实现了“零”的突破;“多测合一”助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提质经验做法被列入自治区2021年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典型复制推广。
依法治理破解难题
2021年9月,广西首家不良资产处置协会——柳州市不良资产处置协会成立。“协会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制造城和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的目标,依托协会平台,团结协作开展多领域不良资产处置业务,通过法治化手段集中攻坚各项难题。”柳州市不良资产处置协会负责人李杰介绍说。
柳州市率先在广西成立破产管理人协会、不良资产处置协会,注重发挥破产管理人协会的专业优势,为企业纾困。今年上半年,柳州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会员办结破产清算案件共10件,重整3件。其中,破产资产已变现总额1.7亿元,确认税务债权1402.09万元,确认职工债权2555.45万元,安置职工779人,化解执行案件216件。
法治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最优模式。柳州市坚持依法治理,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
2020年以来,柳州市制定或修订各类应急预案23部,依法分级分类施策,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调查评估等机制,推动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依法参与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目前,全市1155个社区(村委)通过自治区社区减灾准备认证,86个社区(村委)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142个社区(村委)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法护“龙城”,续写“惊奇”。在法治政府建设的新阶段,柳州市正朝着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目标铿锵前行,创造一个又一个“柳州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