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浙江省司法厅针对公证行业“案子多”“站点少”“人手缺”的实际,按照“一地创新、全省共享”模式,大力推进公证在线办理服务,切实化解群众办理公证“慢”“难”“繁”“远”问题。目前,全省共有温州市“智慧公证全球通”、桐乡市“商品房一体化”等16个优质公证应用,26个业务事项实现受理审查、数据核验、缴费评价、出证送达等事项“全程网办”。2021年,全省69.9万件公证业务中,46.6万件实现“跑一次”,4.64万件实现“零次跑”,占全年总办件量的73.3%。
一、完善应用平台。一是“线下”转“线上”。线上贯通申请办理、资料收集、文书签署等三大非审查环节,实现营业证照、居住证等26个事项的询问过程线上完成,由公证机构通过大数据比对完成审查核实;在“浙里办”、微信客户端推出“在线办证”模块,实现“扫一扫”办证,并设置“一步一导引”,方便群众根据提示办理。目前,全省共有106项公证服务实现在线预约和申请。二是“人工”转“智能”。推行电子认证“快速比对”,运用人脸识别和ocr识别技术快速读取并核实申请人身份及相关证照信息;在询问笔录环节,设置人机协同“智能问答”、询问核实模式,提升问询效率30%以上;采用密钥技术,实现电子签名的规范性、安全性和防篡改,当事人通过手机一次签名即可对多个文档同步签署。
二、提升运行效率。一是破除数据壁垒。推进公证办证政务信息数据需求列入省级数据共享目录,依托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将省公证办证系统与省级公安、民政、市场监管、教育等15个部门跨系统对接,实现居民户口簿、驾驶证、车辆登记、不动产权登记、婚姻登记等48个关键信息的在线获取核查调用,243项公证业务涉及的865个证明事项不再要求当事人另行提供纸质材料。2021年共调用数据29万次,减少当事人提供证明材料7.3万份。二是推行告知承诺。梳理出小额遗产继承、监护人因处分被监护人不动产申请办理保证书公证、当事人申请办理异地使用的委托公证等11类使用频次较高,且获取证明材料难度大的公证事项,率先在省级层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对当事人确实无法提供非关键性证明材料的,由申请人作出书面承诺,公证机构通过数据共享查询等方式调取。2021年,全省公证机构以数据共享方式办理告知承诺类公证业务7.1万件。
三、推进多跨协同。一是优化便民服务。大力推进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跨层级等场景应用,构建公证 “一件事”联办服务模式,与外事认证、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公证 领事认证、公证 不动产登记、公证 群众身后事涉财查询处置、公证 二手房交易、公证 物业管理、公证 公积金继承领取、公证 外商合伙企业变更与登记等“n个一件事”,把群众原来的“多件事、多头跑”,变为“一件事、一窗(联动)办、跑一次”。2021年,全省44家试点公证处共办理公证 认证业务9772件,35家参与“公证 不动产登记”协同办理公证处延伸提供代办不动产登记、出具调查函共5.5万件,37家参与群众身后事办理公证处共办理相关涉财查询及公证5.3万件,化解矛盾纠纷6317件。二是推进社会治理。积极推进公证参与行政执法、司法辅助工作,指导公证机构开发应用行政执法电子证据服务系统,提供取证、录像、录音、拍照等多种取证手段,保证执法全过程证据链的完整性和客观性,实现行政执法全过程跟踪记录、实时留痕和可回溯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防范行政执法风险。2021年,公证参与行政执法事项3.5万件,提供优先办证服务事项8461件,参与司法辅助事务43.9万件。
四、延伸服务区域。一是延伸基层服务。推出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公证“在线 帮办”服务模式,通过设立“公证e通”或远程公证服务点,实现一般公证事项就近办、简单公证事项掌上办、复杂公证事项定点办。在宁波、舟山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立“公证e通”服务点187个点,配置帮办人员和公证e通一体机,基层群众在帮办人员指导下完成在线申请,公证处后台审核确认后出具公证书,以邮寄、快递等方式免费送达,群众“不出村(镇)”即可获得公证服务。目前,“公证e通”电脑端可办事项128项、手机端可办事项113项。二是拓展海外服务。在海外华人华侨集中的9个国家、16个城市,依托商会组织建立了19个海外公证远程服务点,依托驻外使领馆建立4个海外公证联络点,通过在线身份识别、在线视频交流、在线电子签名等方式办理公证事项,让海外华人华侨就近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节约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2021年,会同省外办促成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在驻外使领馆办理公证落地浙江,全省办理海外远程公证1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