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2024年9月25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成就专场。发布会上,北京市司法局二级巡视员王群介绍了北京为老年人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形式及获取渠道。
老年人可通过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街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点,村居法律顾问,公证机构等法律服务机构获得专门法律服务。同时,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多年来持续开展“法律服务助老护老”行动,从专项服务援老、普法服务护老、调解服务助老、公证服务惠老,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可感、可知、可及的公共法律服务。
一是开展“敬老月”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专项维权活动。将老年人列入重点群体公共法律服务专项活动计划,依托市、区、街乡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北京“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北京法律服务网等载体,结合“敬老月”,在全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专项维权活动。开展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配合有关部门在消费、理财、保健、房产等老年群体易受侵害的风险领域开展法治宣传,全市法律援助机构依法为老年人实施法律援助。对于确因行动不便无法提供现场服务的老年人,可以提供电话预约申请或上门服务。2023年至今,全市各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6988件次,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法律服务300余人次;“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接听老年人涉及房产、遗嘱、继承、人身损害等法律咨询3.36万余人次。
二是推动普法宣传。利用“北京普法”微博微信公众号、“京司观澜”“北京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等宣传矩阵,加强老年人权益维护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制作发放普法宣传挂图,覆盖全市7000多个社区、村,营造关心爱护老年人的良好氛围。2023年至今,“北京普法”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预防养老诈骗、继承、赡养、遗嘱、公证等老年人等相关推文220余条,总阅读量约161万次。
三是指导做好人民调解。发挥村(居)、街乡镇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普惠便捷优势,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与“专业化”相结合的调解服务。如延庆区组建“老干部海陀山人民调解专家咨询志愿服务队”、石景山区组织人民调解员和调解志愿者参与“老街坊”议事会,充分发挥与北京电视台合作的第三调解室等人民调解委员会、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的专业平台作用,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的调解服务获得感。2023年至今,第三调解室等平台累计化解矛盾纠纷近200件,其中涉及与老年人权益相关的继承、赡养矛盾纠纷166件。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婚姻家庭纠纷5490件,其中涉及与老年人权益相关的继承纠纷1687件;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调解窗口调解涉老纠纷126人次,主要涉及婚姻家庭纠纷、劳动争议纠纷、损害赔偿纠纷。
四是持续做好公证服务。突出公证公益属性,为落实司法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法律服务 助老护老”行动的通知》要求,在全行业开展“法律服务 助老护老”行动,组织全市公证机构开展公证敬老服务月活动,通过为老年人提供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服务、与养老机构共同打造“公证+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开通办证“绿色通道”等服务举措,切实为老年人办实事解难题,向群众传递公证温暖;依据《北京市公证协会公证公益法律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公证协会关于在公证行业开展法律援助的工作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减免特殊群体公证费用,提供优质公证法律服务。2023年至今,全市公证行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证法律服务,为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4700余件,减免公证费用180余万元。